对于小脑萎缩这个词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,也可能就发生在身边。小脑萎缩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性系统疾病,对于患者来说,一旦患上此病,自己的正常的生活状态会被遭受到破坏,自己的身体健康指数也会有所下降。所以,小脑萎缩的患者应当重视此事,尽量恢复自己的正常状态。
而对于小脑萎缩等病症,主要还是由于脑供血不足,小脑萎缩是原受累神经长时间缺氧缺血,神经支配区血供障碍,导致语言中枢系统受到损害,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。
在发病的早期可能会引起供给失调,导致患者走路不稳,走路的时候就像喝酒一样,两只脚之间的距离比较宽。同时会导致肢体活动不灵活,经常会感觉肢体麻木感和较为沉重的症状。除此之外,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语言功能,导致理解能力明显下降,语言速度控制不好,会引起说话困难或者言语功能障碍。如果病情比较严重,还会影响患者的寿命。
中医对于小脑萎缩的治疗是从整体意识上出发,将人体看作一的整体一,系统地调节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,使之协调一致,恢复常人。
《三通复髓疗法》应对脑萎缩的理念:
1.整体观念:《内经》中有关肝主筋脉,肾主骨生髓,脑为髓海,髓海空虚,脑失所养,气血濡养经络骨结等论述,是理论基础。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亏于内,营卫有所不贯,脏腑由之不和,说明人体的损伤必然影响到整体,因而从整体出发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。
2.开通经络:活血化瘀是治疗脑萎缩(大脑萎缩,小脑萎缩)合并肌肉萎缩的原则,调理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,血不活则瘀不去,瘀不去则经络不通,经络不通则脑和肌肉失之营养。
3.重视外邪为患:本病为外邪侵袭,精血津液运行受阻,故致肌肉神经损伤,只有祛除外邪,才能保证津液不至枯竭,生化有源,脑萎缩(大脑萎缩,小脑萎缩)合并肌萎缩才可以恢复。
4.强调身体亏弱:把心、肝、肾、脾、胃的虚损当做重点,是中后期脑萎缩(大脑萎缩,小脑萎缩)肌萎缩继续发展的主要病机,身体越虚弱病情越重,病情加重身体更虚,形成恶性循环,故应及早干预为主,这是抵御此病的根本。
5.补益脾肾:脾肾是子母之脏。脾主气血,肾主藏精。肾精必须依赖气血的滋养,精气血是相互贯生的,脾主四肢充肌肉,肾主骨,通经络,肾生骨髓,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。
《三通复髓疗法》调理小脑萎缩步骤:
①:通经络。这个病的发病的基底在于肾精不足、髓海空虚、脑失所养。通经络让五脏六腑的经脉的气血,都能到达我们的大脑小脑对脑组织有一个滋养滋润。通血管改善小脑脑干周围的血液供应营养物质的供应。通脑窍以改善语言障碍、视力下降、听力下降、记忆力下降等。
②:补髓充髓、扶肾生髓。补肾升阳,使肾强而藏精,精生髓、髓化血,以固根本。
③:调理脏腑,恢复正气。重心、肝、肾、脾、胃的虚损的恢复。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,恢复精血津液运行通畅,生化有源,机体得以濡养,促进脑细胞修复,使受损脑组织恢复功能。
【病案分享】男,55岁,小脑萎缩两年有余,走路不协调,摇摇晃晃,行动缓慢,推着轮椅可能稍快一些,左臂与左腿肌肉无力感,吃东西或者喝水时容易呛咳。排便不爽,2、3日便一次,便不干。口唇暗紫,善忘。【病名诊断】小脑萎缩。【中医辩证】气血虚而挟瘀,兼肾阴亏损。【中医治则】三通复髓疗法。【注意事项】一日两次,分早晚温服各一次。忌辛辣油腻,宜清淡饮食。治疗到1个多月的时候感觉手脚有了力气,大便也通畅了。经过8个疗程的治疗症状已基本恢复常人,日常生活可以自理。
如果我们无法选择疾病,那么我们可以选择面对疾病的态度。越坚强、越乐观、越积极面对、希望越大。加油!
来源:网络特别声明:本文为“好头条号”作者“古法宁神方剂”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作者观点,文责由该作者承担,好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